天门鼓励生育政策成效显著

出生人数8年来首次“由降转涨”

版次:03 来源:中国信息报    2024年12月04日

  ■ 张文怡 陈厚铃

  人口问题是“国之大者”,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是面向经济社会长期实现全面均衡发展的前瞻性布局。近期,为了解湖北省天门市居民生育意愿,跟踪评估全市鼓励生育政策实施的效果,国家统计局天门调查队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在一系列鼓励生育政策实施下,天门市出生人数8年来首次“由降转增”,鼓励生育政策成效显著,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正加快推进。

  鼓励生育政策知晓度、满意度高

  为积极响应国家人口发展战略,天门市政府近年来推出了一系列鼓励生育的新举措,包括发放鼓励生育购房认购券、奖励资金、产假补贴、育儿补贴、辅助生殖补助等,特别是对生育二胎、三胎的家庭给予了很大的经济支持。

  调研显示,超九成受访者表示熟悉本地鼓励生育政策。从居民了解政策的渠道来看,通过“村干部、街道社区等宣传”的占比84%,通过“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的占比53%,通过“报纸、新闻、电视等媒体”的占比45%。由此可见,街道、社区、村委会等基层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媒体等宣传手段的应用有效拓宽了政策知晓的广度和深度。

  对政府出台的鼓励生育政策满意程度来看,超九成受访者持支持态度。其中,“很满意”的占比44%,“基本满意”的占比32%,“一般”的占比15%,“不满意”的占比9%。近四成受访者表示,本地鼓励生育政策对自己很有吸引力。

  出生人数8年来首次“由降转涨”

  天门市同步推进了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建设、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妇女就业权益保障等一系列配套措施,旨在全方位支持家庭生育和养育,营造更加完善的生育友好型社会环境。政策实施以来,提升了民众生育意愿,增强了育龄家庭的生育信心,出生人数实现了显著增长。

  数据显示,自2016年以来,天门市出生人口数持续走低,从当年的1.8万多人逐年递减,至2023年初已降至6004人的历史低点。在政策激励下,今年1-9月,天门市出生人数为5488人,比去年同期多出431人,实现了出生人数8年来的首次“由降转增”。天门市卫健委预计,今年全年出生人数将突破6800人,较去年有较大幅度增长,年底更有望迎来一波人口出生的小高峰。

  政策支持让更多育龄家庭 “想生敢生”

  调查显示,在生育二胎、三胎的受访者中,常住地为城镇的占比42.2%,常住地为农村的占比66.1%,高于城镇23.9个百分点,农村居民生育多胎意愿远高于城镇居民。在“目前拥有的孩子数量”上,城镇居民生育多胎的占比31.2%,农村居民生育多胎的占比68.8%,高于城镇37.6个百分点。在“理想的孩子数量”上,城乡差异也比较显著,“希望有两个及以上小孩”的农村居民占比65.6%,占比高于城镇居民31.2个百分点。

  在“理想的孩子数量”上,男女存在明显差异,男性居民更愿意生养多个小孩,“希望有两个以上小孩”的男性居民占比57.8%,比女性居民高15.6个百分点;“希望有3个以上小孩”的男性居民占比83.3%,比女性居民高66.6个百分点。女性居民更倾向于生养1个小孩,“希望只有1个小孩”的女性居民占比为55.6%,高于男性居民11.2个百分点;选择“不愿意生养小孩”的全部为女性居民。

  另外,在生育二胎、三胎的受访者中,不同工作间分化较为明显,“自由职业者”占比45.8%,“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农林牧渔业从业者”均占比16.7%,“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占比12.5%,“专业技术人员”占比6.3%,“商业、服务业人员”占比2.0%,工作时间较为灵活的自由职业者生育意愿更强。

  目前,天门市落实鼓励生育政策仍面临生育观念转变难、收入持续提升难、社会保障完善难等问题,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还须在推动婚育观念转变、减轻养育经济压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发力。接下来,要统筹推进涵盖孕育、生育、养育、教育、住房、医疗等方面的“一揽子”综合性民生支持政策,继续弘扬正确、科学、文明的婚恋观、生育观和教育观,扎实推进稳就业促就业政策,持续实施鼓励生育政策,加快发展托育服务,积极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让更多育龄家庭“想生敢生”。

作者:张文怡 陈厚铃
此报纸需要付费才能观看
激活报卡 购买报纸
激活成功后,该报卡号将与您的账号绑定,将不能取消或者修改
已激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