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根基见成效

——天津市统计局抓基层基础建设“三板斧”

版次:01 来源:中国信息报    2024年09月03日

  ■ 本报通讯员 李浩

  夯实统计基层基础是提升统计能力、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的关键所在,是确保统计源头数据真实准确的根本和前提。近年来,天津市统计局强化三项举措,不断夯实统计基层基础,解决基层统计“有人干、愿意干、有能力干、怎么干”等问题,为全面深化统计改革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支撑。

  深化筑基工程,夯实统计基础工作

  2020年4月,天津局制定《天津市统计筑基工程实施意见》,启动统计筑基工程。2021年,天津局与市委编办联合发文,积极制定措施稳定基层统计人员队伍,正式提出“明确机构人员、夯实统计基层基础、加强业务培训”等要求。随后,天津局采取一系列举措深化筑基工程。

  印发《开展“深化筑基工程提升数据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按照“第一年寻求突破、第二年深入推进、第三年全面提升”的总体安排,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数据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围绕重点指标易错情况,制作培训课件、长图、短视频解读、培训视频等形式多样的教学资料,通过微信公众号和官网等,多渠道进行宣传。在全市统计系统和“四上”调查对象范围内组织开展线上测试,重点检验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指标内涵掌握情况。

  印发《天津市统计局统计筑基工程包联责任制》,搭建起“市—区—街镇乡—企业”的纵向包联体系,由局领导牵头,16个处室包联16个区统计局,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现场包联服务,面对面调研交流。2024年以来,市局有关处室针对包联区统计局建立筑基服务工作台账,每季度在全局范围内交流互鉴。

  强化制度建设,推动制度落实落地

  天津局坚持以制度建设为引领,不断建立健全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制度,夯实统计工作基础。

  2021年,天津局出台《天津市统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实施意见》《天津市乡镇(街道)统计工作规范》,建立《天津市统计基层基础建设重点工作任务清单》。2023年,印发《天津市乡镇(街道)统计“五化”“六必做”工作标准》,要求乡镇(街道)统计工作实现“五化”即组织化、标准化、专业化、规范化、信息化;要求乡镇(街道)统计人员“六必做”即必找基本单位、必到纳统单位、必教报表人员、必核数据质量、必帮解决问题、必普法律法规。“五化”“六必做”等要求细化量化了乡镇(街道)统计人员职责任务,便于基层统计人员明确并掌握领会统计工作的基本要求。

  此外,天津局从乡镇(街道)、村(居)统计机构(人员)和企业等多维度制定印发基层统计工作制度(模版),形成“8+4”制度规范体系。各区统计局指导乡镇(街道)和企业参照制度(模板),结合统计工作实际,建立健全统计业务工作制度,推动基层统计任务落实落地。

  培树经验典型,交流互鉴共同提高

  2024年是天津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重点突破年”。天津局印发《天津市乡镇级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三年行动”(2024-2026年)实施方案》, 开展培树“乡镇级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成效显著单位”或“乡镇级统计规范化管理创新项目”工作,在全市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按照基层基础建设标准要求,天津局初步筛选了6个区6个镇街作为首批“成效显著单位”候选单位。

  天津局组成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工作调研组,实地走访调研,通过听取情况介绍、查看办公环境、查阅统计台账、询问工作流程等方式,重点了解机构设立、人员配置、设施配备、制度建立和统计业务培训、基本单位名录维护、达规纳统、数据质量管理、统计法治建设、统计信息化建设、统计宣传服务等方面的情况。

  分享“成绩显著单位”经验做法,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推进全市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水平整体提升。

作者:李浩
此报纸需要付费才能观看
激活报卡 购买报纸
激活成功后,该报卡号将与您的账号绑定,将不能取消或者修改
已激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