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旭阳
大数据在房地产价格调查中应用较早,目前房价调查的基础数据主要采用住建部门的网签备案数据和部分重点房地产经纪机构上报实际成交数据,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更好提升大数据应用谈几点看法。
要强化部门之间合作,打破数据壁垒。大数据背景下,建立数据共享平台,整合房产交易中心、银行、税务、自然资源等多方行政数据的搜索、传输、共享、发布等功能。建立与住建、自然资源等部门常态化沟通机制,及时获取在售、即将开盘房企信息以及土拍成交数据,扩充网签数据指标,完善网签字段,增加装修标准、建筑类型等指标,以便更加客观的评估房价走势。
要深化市场主体合作,提高数据颗粒度。积极扩充市场主体数据资源收集和利用,今年以来,以二手住宅价格调查改革为契机,全面梳理市区成交量排名靠前的经纪机构,提高样本代表性,扭转二手住宅销售价格调查对传统门店碎片化数据信息的依赖。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房地产板块的颗粒化细分,如社区街道、商圈、板块常住人口数量、土地级别、教育资源等数据,丰富板块信息,为数据评估等提供更多元化的数据支撑,同时,注意板块内价格差异的范围,对价格差异大的,再对板块进一步细分,提升数据评估的准确性。
要加强互联网大数据监测,增强市场热点搜集能力。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的海量资源优势,从顶层开发便于抓取价格数据的爬虫软件,在各大房地产平台广泛收集信息,对房地产市场进行更加直观、动态、多元化的了解,提高市场变动的敏感度;还可以通过关注各楼盘的促销活动,中介朋友圈转发信息,以及媒体报道等方式,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及政策导向,分析判断价格变动走向。
要完善统计法律法规,保障数据安全。不断完善统计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规范数据采集、提供及使用,明确利用大数据开展统计调查工作的合法性,建立数据保密机制,打消调查对象顾虑,提高其对统计调查工作的配合度。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金华调查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