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文樊
近期,国家统计局三明调查队走访了相关部门,调研了福建省三明市7个县(市、区)的100家小店,了解小店经济发展情况。从调研结果来看,各地高度重视小店经济的发展,先后出台多项措施,帮扶小店发展。但受疫情影响,不少小店面临客源减少、成本上升、资金紧张等困难,仍需要更有效的帮扶措施。
满足居民多元消费需求
随着小店经济的发展,三明小店网点布局更加均衡,设施业态更加丰富,市场主体更加壮大,服务功能更加全面。受访的小店中,个体户为86家,微型企业为14家。采访小店主要涉及住宿餐饮、批发零售、配送服务、美容美发、维修业,年营业额1500万以下的网店以及其他居民服务行业等,其中,住宿餐饮业24家,占比24%; 批发零售业42家,占比42%;配送服务业3家,占比3%;美容美发业15家,占比15%; 维修业5家,占比5%;网店1家,占比1%;其他居民服务业10家,占比10%。
从营业时长来看,大多数小店每日营业时长较长。数据显示,今年3月底,仅26家小店每日营业时长低于10个小时,占比26%;53家每日营业时长为10-12个小时,占比53%;21家每日营业时长为13个小时及以上,占比21%。小店经营范围广,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承载了居民多元的消费需求,居民的获得感不断提升。
提供诸多创业就业机会
小店经济蓬勃发展,带动许多人就近创业、择业,在家附近开设小店,不仅方便照顾家里,还可以增加收入。调研结果显示,小店吸纳就业情况较为稳定。受访的小店经营类型以夫妻店为主,员工人数大多为1-8人。截止到今年3月底,受访的100家小店中,23家小店为1人在经营,占比23%;33家小店员工数为2人,占比33%;19家小店员工数为3人,占比19%;25家小店员工数为4人及以上,占比25%。
员工人数大多较为稳定,与去年同期相比,78家小店员工数保持不变,11家员工数有所减少,11家员工数有所增加;与2019年同期相比,72家小店员工数保持不变,14家员工数有所减少,14家员工数有所增加。
助力宏观经济持续复苏
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后,三明小店经济正在走向复苏,生活超市、农贸市场、住宿餐饮等行业经营状况有所改善,促进消费市场回暖复苏。三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数据显示,目前,三明市实有个体工商户27.35万户,今年新增个体工商户2606户,同比增长11.22%。受访小店今年一季度营业额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的为55家、占比55%,基本不变的为13家、占比13%,减少的为32家、占比32%;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的为43家、占比43%;基本不变的为15家、占比15%;减少的为42家、占比42%。
近年来,三明市高度重视小店经济,出台多项措施助力小店发展。今年2月,三明市市场监管局牵头16个部门,制定扶持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的20条措施,全力破解个体工商户从市场准入到退出难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围绕“小店经济”发展需求,落实好一系列便利化举措,促进“小店经济”健康发展。下一阶段,需要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繁荣消费市场;注重因类施策,加强政策扶持;培育特色小店,提升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