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期,山东省济宁市先行先试、创新举措,高效率开展了五经普部门名录维护工作。
严格标准时限,名录维护工作全面详尽具体。各审批、登记主管部门严格标准时限,狠抓关键环节,切实核准部门名录范围;切实核准、规范存量单位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名称、地址、联系方式、主要业务活动,划准行业代码、区划代码等属性指标;切实核准单位营运状态;切实明确数据共享渠道,确保部门名录单位真实、指标完整规范、信息准确、全面共享。
注重协同联动,更好发挥名录管理在推动五经普工作中的作用。济宁市畅通联络员沟通会商机制,各部门选好联络员,市普查办安排专人对接指导,建立重大问题会商研究机制。强化协同配合,保持与市普查办的经常性联系和沟通,开展工作交流,加强信息共享融通,保障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部门与普查办在工作交接过程中,严格遵守有关安全保密制度规定。
创新开发名录融合程序,生成精准单位清查底册。济宁市联合软件开发公司,整合比对市场监管、编办、税务、人社、民政等21个部门数据,加载大众点评、美团、天眼查、企查查、高德地图等互联网数据信息,在实现排重功能的同时,还实现了异常名录信息反馈、根据行政级别智能推送至普查小区、可视化精准定位位置等功能。
探索建立单位关联关系调查系统,为搞准搞实关联关系寻找有效办法。济宁市建立的单位关联关系调查程序系统成功绘制了法产关系图谱,为彻底理顺理清各类单位的关联关系和单位结构,弄清法人单位和所属产业活动单位的异地问题,探索搞准搞实关联关系单位及异地法产单位数据的有效方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新办法。张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