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水
最近,一位定居外地的女同学联系上我,询问是否认识本地最好的医院的医生。原来她的父亲因尿毒症住进了医院ICU,身上插着好几根管子。然而,疫情之下的医务人员工作非常繁重,照料难免不周。作为子女的她想让父亲得到更好的医疗护理。
不知不觉,当年天真烂漫的祖国花朵已人到中年,在家成为顶梁柱,在单位成为中坚力量,在社会成为主力军,然而昔日哺育我们成长、为我们遮风挡雨的父辈已经年迈,有的甚至已经步入风烛残年。
面对日益衰老的父辈,我们无力改变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只求尽力做到最好,让他们感到温暖,幸福安详地度过晚年。
去年,我的母亲不幸摔断股骨,住进医院治疗。虽聘请了“一对多”护工,但我也尽可能在跟前伺候,一下班就往医院跑。有时还把工作带到病房,一边通宵陪护,一边用手提电脑加班。那段时间,简直化身超人,异常强大,医院、家里、单位连轴转。
出院后母亲居家养伤,生活渐渐不能自理。遇到保姆周末休假,便由我负责照顾陪护。虽时常半夜爬起来照料,不能熟寐,亦不觉辛苦。心想,与在外漂泊的游子、与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同龄人相比,自己已经是非常幸福了。至少在周末冬日斜阳下,可以陪母亲在阳台看风景、晒太阳,为她修理头发、修剪指甲、做美味营养餐,共同欣赏老电影,聆听属于他们那个年代的歌声。
父辈生老病死的一粒灰,落在每位子女头上,都是一座沉重无比的大山。
活在当下,心怀感恩。陪伴是福,享受幸福。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你陪我慢慢成长,我陪你慢慢终老。祝愿我们的父辈诸事顺遂,晚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