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做好研发统计 助推科技发展 2022年01月10日 中国信息报

  ■ 陈婷婷

  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是科技活动最基本的和核心的内容,R&D投入的多少则是决定创新能力的基本要素。研发统计是将企业研发开展情况通过自下而上联网直报进行汇总分析,反映科技活动的发展变化规律的调查制度,为制定、调整科技方针、政策、规划提供依据。本文从研发统计特点、研发统计存在的问题及做好研发统计的建议进行了探讨。

  当前的研发统计范围是规模以上工业,特、一级建筑业,部分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具有报表专业性强,计算方法复杂,研发统计周期长等特点。而在实际统计中发现,研发统计还存在基础资料不完善,部分企业统计人员为省事漏报甚至不报研发数据,此外,还有由于研发统计周期过长,通过汇总数据进行数据开发的时效性差,不能及时提供最新的科技研发状况等问题。

  对此,笔者认为进一步做好研发统计工作,还应在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是建立台账,夯实基础。建立统一标准、统一规范的企业统计台账,有利于实现统计基础资料的集中化、条理化、系统化管理,提高数据查询、审核效率。要督导企业严格执行统计工作流程和一套表统计调查制度,建立和健全科技统计台账、原始报表和统计资料档案管理制度,推进企业研发会计科目或辅助账规范化建设,确保数出有据。

  二是部门联合,多维管理。科技、工信、发改、税务、统计等相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每季度梳理一次本地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研发项目情况、专利申请情况、政府科技补贴情况、研发加计扣除减免税、企业办研发机构等情况,形成本地区的科技统计数据库,定期维护,及时更新。规范企业按照税务和科技部门相关政策建立研发会计账目,既能做到研发统计的应统尽统,又能掌握科技研发的进展情况。

  三是定期督导,强化审核。加大研发政策宣传,统计部门要联合科技部门定期走访企业,对研发投入较大的企业和规模较大但未开展研发的企业重点调研,确保全社会研发统计应统尽统。统计部门负责具体业务指导与数据审核,对填报数据与科技部门报送的数据不一致的进行现场审核,对不如实提供研发统计数据的企业加大执法检查力度。

  四是加强培训,提升技能。加强对基层统计人员培训力度,定期举办研发统计专业培训班,学习国家各项科技政策、研发统计范围、统计方法、填报依据、研发账目归集等,结合研发统计重点、难点和往年填报常见问题向企业统计人员进行重点讲解,提高企业统计人员业务水平。

  五是创新思路,拓展调查。当前的研发统计是按照国家统计报表制度开展,逐级布置完成。对一些重大的科技问题或者地域特色的科技活动,常规统计调查不能满足决策和管理的需要,要开展专项调查与分析,全面、多层次反映科技投入活动,形成科技投入数据库和综合专题分析,为管理决策服务。

  (作者单位:山东省滕州市统计局)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